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创半年度历史新高,彰显国际金融中心韧性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创半年度历史新高,彰显国际金融中心韧性
2025年8月20日,香港交易所(00388.HK)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两项核心指标均刷新集团半年度历史纪录。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港交所的强劲增长动能,更凸显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与韧性。
核心业务全面爆发,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的强劲增长,得益于多项核心业务的全面突破:
- 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18%,创2010年以来同期新高。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7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2%;港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110亿港元,同比飙升196%,互联互通机制的跨境吸引力持续增强。
- 衍生品市场:期货及期权产品的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超过170万张,同比上升11%。人民币货币期货每日成交量上升至约11.52万张合约,同比增长43%。
- 新股市场:上半年共有44家公司上市,其中包括全球最大新股宁德时代,新股集资总额达1094亿港元,同比暴涨716%,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截至6月30日,正在处理的新股上市申请达207宗,为下半年增长保留了充足动力。
战略举措成效显著,巩固全球枢纽地位
港交所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推进多项战略举措,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 互联互通深化:与迅清结算有限公司合作优化交易后基础设施,发展亚洲国际中央证券托管平台。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金额达459亿元人民币,创半年度新高;互换通结算金额同比增长72%。
- 上市制度改革:与证监会联合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并推进无纸化市场(计划2026年初实施)及IPO定价新规,进一步提升市场吸引力。
- 产品生态圈拓展:香港作为亚洲领先的多元化杠杆及反向产品生态圈,今年率先迎来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上市。受ETF互联互通计划扩容及新产品持续上市影响,ETF每日成交金额攀升至338亿港元,同比增幅达184%;杠杆及反向产品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75%。
管理层展望:审慎乐观,持续创新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港交所今年开局良好,上半年收入及净利润均创下集团半年度历史新高。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下半年,我们将积极推进多项新措施,包括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准备工作、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落实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的定价新规,以及推出下调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则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尽管存在外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但对今年下半年香港市场前景依然充满信心。港交所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平台、基础设施及产品,为投资者和发行人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充裕的流动性和高效的互联互通机制。”
市场影响:提振信心,巩固国际地位
港交所的优异表现,正值全球金融格局加速调整之际。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的桥梁,港交所的业绩增长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折中国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的地位提升。当美国试图以霸权维护金融优势时,中国正通过市场韧性与开放合作,为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供新的路径。
此外,港交所董事会宣派每股中期股息6港元,同比上升38%,体现对股东的稳定回报承诺。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也为香港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