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风波后首同台:汪苏泷张碧晨“零互动”亮相东方风云榜
版权风波后首同台:汪苏泷张碧晨“零互动”亮相东方风云榜
8月25日晚,第32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因《年轮》版权争议引发舆论热议的汪苏泷与张碧晨,在风波后首次同台亮相——张碧晨以开场嘉宾身份献唱《浮生谁+Interstellar》串烧,汪苏泷则压轴登场演绎《像晴天像雨天+短路一刻火花四散》。尽管两人分获“亚洲最佳女歌手”“最佳男歌手”等重磅奖项,但全程零互动的舞台表现,再次将这场持续月余的版权争议推至公众视野。
版权纷争溯源:从“原唱之争”到授权收回
事件起源于2025年7月22日,千万粉丝网红“旺仔小乔”在直播中声称《年轮》原唱仅为张碧晨,否认汪苏泷的原唱身份。该言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热搜榜。公开资料显示,《年轮》由汪苏泷作词作曲,2015年6月15日作为电视剧《花千骨》插曲由张碧晨演唱女声版,6月30日汪苏泷演唱的男声版上线音乐平台。尽管两版本同期收录于官方原声带,但“原唱归属”仍成为争议焦点。
7月25日,双方团队接连发声:汪苏泷方宣布收回《年轮》授权,暂不授权任何演唱;张碧晨工作室则强调其依法享有全球永久演唱权,但出于尊重选择“告别”该作品。同日,电视剧《花千骨》制片人唐丽君透露,剧方从海蝶音乐提供的歌曲中盲选《年轮》,当时仅收到张碧晨演唱版本。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著作权法》,原唱身份与版权归属无必然联系,词曲作者汪苏泷享有核心著作权,而表演者权归属需依据具体合同约定。
同台零互动:专业态度下的微妙距离
此次东方风云榜舞台上,张碧晨以科幻感十足的《Interstellar》开场,银色流苏长裙搭配机械感舞台设计,展现其音乐风格的突破;汪苏泷则以压轴身份带来融合电子与摇滚的《短路一刻火花四散》,黑色铆钉外套与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沉浸式视听体验。尽管两人均以高水准表演征服观众,但全程未有眼神交流或舞台互动,甚至在领奖环节也刻意保持距离。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专业与疏离并存”的状态,既体现艺人对舞台的尊重,也暗含对争议事件的谨慎处理。汪苏泷在深圳演唱会上曾以“深圳不怕影子斜”的谐音梗回应争议,而张碧晨工作室声明中“感谢十年共鸣,好好告别作品”的表述,均显示出双方试图将焦点回归音乐本身的意图。
行业反思:版权保护与舆论生态的双重考验
这场风波暴露出音乐行业在版权管理、原唱认定等方面的长期痛点。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指出,我国《著作权法》未定义“原唱”概念,表演者权与著作权的分离常导致权益纠纷。例如,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拥有核心版权,但张碧晨的演唱版本因与《花千骨》的深度绑定,在公众认知中形成独特文化价值。
与此同时,网红“旺仔小乔”因不当言论引发掉粉60万、QQ音乐短暂移除原唱标签等事件,折射出社交媒体时代舆论对音乐生态的冲击。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佟雪娜表示:“音乐作品的传播需要创作者、表演者、平台多方协同,而公众应更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非陷入无意义的身份争论。”
未来走向:告别《年轮》后的音乐新篇
随着张碧晨宣布“不再演唱《年轮》”,这首承载十年记忆的作品或将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汪苏泷与张碧晨的音乐旅程仍在继续:前者凭借《命运》《如果可以》等作品持续拓展创作边界,后者以《笼》《他不懂》等影视OST巩固实力歌手地位。此次同台,或许标志着两人正式翻开合作新篇章——从《年轮》的争议中抽离,在更广阔的音乐天地中寻找共鸣。
正如张碧晨工作室声明所言:“感谢过去十年《年轮》带来的泪水与力量。”当舞台灯光熄灭,这场风波终将归于平静,而音乐本身,永远是连接创作者与听众最纯粹的桥梁。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