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新政重磅落地:多维度松绑,购房成本与门槛双降
上海楼市新政重磅落地:多维度松绑,购房成本与门槛双降
2025年8月25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涵盖住房限购、公积金、住房信贷、住房税收等6项调整,新政自8月26日起施行。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旨在激活楼市活力,满足居民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为上海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能。
限购松绑:外环外不限套数,单身购房视同家庭
此次限购政策调整力度空前。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包括沪籍居民家庭、非沪籍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年及以上的家庭)在外环外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不再限制套数,且不再核查购房家庭名下住房套数。这一举措将充分释放外环外区域的购买力,尤其对改善型购房者而言,可更灵活地调整住房配置。
同时,成年单身人士购房政策迎来重大利好。沪籍成年单身居民、非沪籍成年单身居民(需满足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在上海购买商品住房,将分别按照沪籍居民家庭、非沪籍居民家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这意味着单身购房者在外环外购房不再受套数限制,在外环内购房的资格也与家庭购房者看齐。例如,非沪籍单身人士若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即可在外环外自由购房;连续缴纳满3年,则可在外环内购买1套住房。
公积金优化:额度提升,“又提又贷”降低购房门槛
公积金政策方面,新政同样带来实质性利好。对缴存人购买二星级及以上新建绿色建筑住房的,住房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15%。具体而言,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额度从160万元提高至184万元,多子女家庭首套最高额度从192万元提高至216万元;二套住房最高贷款额度从130万元提高至149.5万元。以普通家庭首套房为例,按新政策执行后,家庭可增加24万元公积金贷款额度,有效减轻购房资金压力。
此外,新政支持缴存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且不影响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这一“又提又贷”政策,让购房者能够更灵活地运用公积金资金,降低首付款筹集难度。例如,购房者公积金账户余额充足,可提取部分资金用于支付首付款,同时仍能享受全额公积金贷款额度,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
信贷放松:二套房利率下调,减轻购房利息负担
在住房信贷政策方面,新政明确取消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首套与二套的区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合理确定每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这一调整将显著降低改善型购房者的利息负担。
以商贷200万元、30年为例,首套房月供约8486元,二套房在差异化地区月供为8704元,非差异化地区月供为8925元。按新政策,二套房利率可降至与首套房相近水平,非差异化地区每月可减少月供439元,30年累计可节省利息支出约15.8万元。这一实质性优惠,将有效激发改善型购房需求,促进市场交易活跃。
房产税微调:非沪籍家庭购房成本降低
为与限购政策调整相衔接,新政在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方面也做出微调。对符合条件的非沪籍居民家庭购买的第一套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时,合并计算家庭全部住房面积后,按“人均60平方米”标准扣除免税面积。这一政策调整,将切实降低非沪籍家庭的住房持有成本,提升其购房意愿。例如,非沪籍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若家庭住房总面积未超过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税标准,则无需缴纳房产税,进一步减轻了购房负担。
市场展望:金九银十成色可期,楼市企稳回升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上海此次楼市新政的出台,是对市场诉求的积极回应,将有效释放购房需求,促进市场交易活跃。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目前上海楼市总体稳定,但外环内外交易热度存在结构性差异。外环外区域库存去化压力较大,新政对外环外购房额度的放开,将有助于降低库存,促进置换链条顺畅运行。同时,单身购房政策的调整,将满足沪工作单身青年人才、新市民等群体的购房需求,提升市场活跃度。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新政从购房资格、资金支持、利息负担、持有成本等多个维度发力,为购房者减负、为市场增活力。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预计上海楼市将在“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迎来交易高峰,市场成交量有望显著提升,房价也将保持稳定运行态势。
此次上海楼市新政的出台,不仅为购房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政策的引导下,上海楼市有望逐步走出调整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