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611 分高考生因脊髓性肌萎缩症体检不合格 家属呼吁高校包容:不能让分数败给疾病​

发布时间:2025-06-25 14:52:01来源:
“孩子寒窗苦读十二年,611 分的成绩不该因一场疾病被否定。” 近日,辽宁一名高考 611 分的女生因身患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被判定体检不合格,可能面临无法入学的困境。其家属首次公开发声,讲述女儿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对高等教育的渴望,引发社会对残障考生入学权益的广泛讨论。
【高分背后的求学抗争:用毅力改写命运的 “折翼天使”】
据家属透露,该女生从小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会逐渐出现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丧失。尽管身体受限,她始终坚持 “坐在轮椅上也要读书” 的信念,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高三阶段,她每日坚持学习 10 小时以上,最终在高考中取得远超一本线的 611 分,报考了多所医学类和文科类院校。
“她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女生的母亲哽咽道,“别人用 10 分钟写完的试卷,她要花 20 分钟甚至更久,但每一笔都写得工工整整。老师曾劝她申请特殊考场,她却说‘我想和其他同学一样证明自己’。” 然而,高考体检结果显示其 “肢体功能障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部分专业将对其限制录取。
【家属质疑体检标准合理性:疾病≠丧失学习能力】
“孩子报考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和护理学,这些专业并不需要高强度体力劳动,为何不能录取?” 家属对现行体检标准的适用性提出质疑。他们提供的医学证明显示,女生目前病情稳定,仅需借助轮椅辅助行动,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与常人无异,完全具备完成大学课程的条件。
“高校录取看的是分数,更该看教育的温度。” 女生的父亲表示,他们已向多所报考院校提交申诉材料,附上学生历年成绩单、获奖证书及医学评估报告,恳请学校 “以能力为尺,而非以身体设限”。“我们不要求特殊照顾,只希望孩子能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 —— 就像她在高考考场上做到的那样。”
【社会反响:从个案呼吁到制度反思】
事件曝光后,网友纷纷留言支持:“611 分是她用汗水换来的通行证,不该被体检报告挡住去路”“国外许多高校为残障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我们的教育也该更包容”。教育学者指出,现行体检标准制定于 2003 年,部分条款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公平的需求,建议建立 “疾病影响评估 + 专业适配性” 的多元审核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2023 年教育部等七部门曾联合发文,要求 “依法保障残障考生平等参加高考和升学的权利”,但在具体执行中,仍存在高校专业限制与考生实际能力不匹配的情况。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介入协调,涉事高校表示将 “组织专家重新评估考生情况”。
【特写:轮椅上的大学梦:“我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如果能上大学,我想读护理专业,用自己的经历去理解病人的痛苦。” 女生在日记中写道。这个热爱文学、梦想成为 “用文字传递力量” 的女孩,至今仍保持着每天阅读 3 小时的习惯。她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扉页上写着:“身体的枷锁困不住灵魂的翅膀。”
截至发稿,家属仍在等待高校的最终回复。这场关于 “分数与健康” 的博弈,不仅关乎一个女孩的命运,更折射出社会对教育公平与包容的深层思考 —— 当才华遇上身体的羁绊,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否为每个渴望知识的灵魂,打开一扇平等的大门?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