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8 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迎来了民航局充电宝新规实施的第一天,新规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没有 3C 标识、3C 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早上 8 点,航站楼入门安检处的 “充电宝自弃筐” 已收集了三大筐被旅客遗弃的充电宝,新规执行力度可见一斑。
早上 7 时许,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T2 航站楼内已人头攒动,大量旅客正在值机。与往日不同,航站楼入门安检处、值机区域以及安检通道等显眼位置,均增设了 “充电宝新规” 告知牌,醒目提醒旅客相关规定。入门安检处的一名安检领班工作人员表示,此处不对旅客充电宝做强制检查,主要是提醒旅客自查充电宝是否符合 “新规” 要求。若不符合,旅客可选择自弃,或通过家人带回、寄快递等方式处理,以免进入安检区域后再折返。
记者在现场看到,自弃的充电宝中,绝大部分是没有 “3C” 认证标识的产品,其中也混杂着一部分属于召回序列的充电宝。8 时许,在航司值机通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明显的 “充电宝新规” 告知牌。东航值机柜台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值机柜台主要以口头提醒为主,让旅客检查充电宝是否合规,避免进入安检后再作处理。由于充电宝属于危险品,不能投入普通垃圾桶,机场在航站楼入口处和安检口设立了 “自弃筐”,引导旅客将不合规充电宝放置其中。
在安检环节,安检员对充电宝的检查流程显著细化,有工作人员手持告知牌,逐一提醒旅客查看充电宝。据现场一位安检工作人员介绍,充电宝 “三查” 步骤为:查 3C 标识是否完整、查型号是否在召回名单、查额定能量是否超标。在安检口,一名旅客携带的罗马仕充电宝因属召回批次被拦下,安检员引导其至 “自弃暂存区” 办理手续。
针对社交平台流传的 “相机电池也需 3C 认证” 这一误读,上海虹桥机场安检部门负责人明确回应,新政仅针对充电宝,相机锂电池仍按原规定执行。不过,现场安检员提醒,若备用电池放在相机外,仍需接受额定能量检查。
在航站楼内,不同旅客对新规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旅客表示,已提前通过航空公司 App 获知新规,提前更换了合规充电宝;但也有老年旅客因未关注通知,携带 2023 年前生产的无 3C 标识充电宝被拒,最终无奈选择自弃。一旁的顺丰快递柜台工作人员称,目前暂停接收个人寄递的充电宝,仅允许商家寄送未拆封的新品。
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数量较去年同期翻倍。民航局此次发布紧急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航空安全管理,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新规的实施,后续各机场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旅客的适应程度,仍有待持续关注。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