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牵手谷歌:Project Treble首入汽车领域,车机升级迎来“安卓式革命”
Project Treble:从手机到汽车的“系统升级加速器”
Project Treble是谷歌于2017年推出的Android系统底层架构改革项目,其核心在于通过Vendor Interface(供应商接口)将硬件抽象层(HAL)与安卓框架解耦。这一设计使芯片供应商的底层驱动代码与系统框架分离,设备制造商(OEM)无需等待芯片商适配即可直接升级系统,显著缩短了更新周期。数据显示,搭载Treble架构的设备升级至Android 11的速度比传统设备快2.5倍,安全补丁延迟从45天缩短至7天以内。
在汽车领域,这一技术被首次应用于联发科MT8678(CT-X1)和MT8676两款座舱芯片。联发科承诺为客户提供至少四年固件升级和维护补丁,且客户无需为重大升级支付额外费用。这一模式直接降低了座舱平台总体拥有成本(TCO),同时通过标准化接口提升了数据安全性与产品生命周期。
汽车软件升级的“痛点”与破局
传统汽车软件升级面临两大核心挑战:
- 碎片化严重:芯片供应商、车企、Tier1供应商需层层适配,导致升级周期长达12-18个月;
- 成本高昂:每次大版本更新需重新开发底层驱动,车企需投入数百万美元进行测试认证。
以某国际车企为例,其2023年推出的旗舰车型因芯片驱动兼容性问题,原计划搭载的Android 12系统延迟6个月推送,直接损失超2000万美元。而联发科与谷歌的合作通过标准化接口和长期维护承诺,将升级周期压缩至手机级水平。联发科副总裁Mike Chang表示:“车企现在能以经济实惠的方式,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内持续获得最新技术,确保驾驶安全与信息实时性。”
技术落地:从架构到生态的全面革新
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移植手机技术,而是深度融合汽车场景需求:
- 硬件支持:MT8678芯片已集成12摄像头并行处理、150dB HDR图像引擎及IR红外夜视功能,可支持360环视、DMS(驾驶员监测)等高阶应用;
- 软件生态:基于NVIDIA Drive OS与Hypervisor技术构建的Dimensity Auto平台,实现座舱与智驾域的生态共享,降低开发成本;
- 安全标准:通过ASIL-D功能安全认证,满足车规级可靠性要求。
以沃尔沃汽车为例,其与谷歌的合作已扩展至Android Automotive OS开发,成为谷歌未来车载系统的参考硬件平台。联发科的加入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使车企能够像手机厂商一样,通过OTA推送实现功能迭代。
行业影响:重塑汽车芯片竞争格局
此次合作对联发科而言,是其从消费电子向汽车领域渗透的关键一步。面对高通在汽车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联发科通过“技术联盟+生态共享”策略快速追赶:
- 与NVIDIA合作:集成Blackwell GPU芯粒,共享DRIVE OS技术栈,覆盖座舱与智驾双域;
- 与绝影智能合作:搭载“New Member”座舱大模型,实现多模态交互与情感化AI;
- 与谷歌合作:通过Project Treble降低升级门槛,吸引更多车企采用其芯片。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预测,到2027年,全球智能座舱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其中支持快速升级的架构将占据60%以上份额。联发科若能借助此次合作巩固技术壁垒,有望在汽车芯片市场复制其手机领域的成功。
未来展望:车机升级的“iPhone时刻”
正如谷歌Android for Cars副总裁Patrick Brady所言:“汽车正在成为下一个移动计算平台。”随着Project Treble的引入,车机升级将摆脱“硬件定义软件”的桎梏,转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范式。联发科与谷歌的合作不仅为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更预示着一个更智能、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汽车生态正在崛起。
当消费者发现,他们的车载系统能像手机一样每年获得大版本更新,当车企能通过OTA持续创造价值,这场由芯片引发的革命,或许正悄然改写着整个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