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智能 >

黄山迎客松是假树?官方辟谣:千年国宝保真,网络造谣必究

发布时间:2025-08-16 15:26:12来源:
2025年8月16日,针对近期网络流传的“黄山迎客松是假树”“景区用塑料树欺骗游客”等不实传言,黄山风景区公安局联合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晓春,发布权威辟谣短视频《松畔守护蓝 真相击碎谣》,通过详实监测数据、自然特征展示及法律警示,为千年国宝“验明正身”,并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将受法律惩处”。

权威辟谣:140万字监测日记+高清自然印记,击碎“塑料树”谣言

在时长2分15秒的短视频中,镜头聚焦于迎客松旁的“守松人工作室”——不足7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胡晓春手持90余本《迎客松日记》,向公众展示15年来记录的140余万字监测数据。日记详细记载了迎客松每日的温度、湿度、枝条状态,甚至每一根松针的萌发与脱落时间。

“每次写下‘迎客松无异常’,我才能安心。”胡晓春抚摸着日记本上的字迹说道。视频同步展示了迎客松的树干纹理:饱经1300余年风霜的树皮沟壑纵横,却仍透出苍劲的生机;遒劲的枝条向阳伸展,松针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这些不可复制的自然印记,与“塑料树”“仿品”等谣言形成鲜明对比。

黄山风景区公安局玉屏楼派出所所长章旻在视频中郑重声明:“迎客松的真实性,刻在守松人每一次严谨的观察里,刻在千年松针的呼吸中,更刻在法律的红线之上。网络造谣传谣,必将受到严惩!”

科学守护:19任守松人接力,每年“体检”护国宝

迎客松的“真”,不仅体现在自然特征,更源于科学系统的保护机制。自1981年起,黄山风景区实行专职守松人制度,19任守松人接力守护,最短数月、最长15年,胡晓春是其中坚守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每年超过300天驻守山中,工作室内的简易床、监测电脑和应急工具,见证了他与迎客松的日夜相伴。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每年邀请国内权威专家为迎客松进行1-2次“体检”,涵盖树体健康、土壤环境、周边生态等全方位评估。2025年最新“体检报告”显示:迎客松生长指标正常,新梢萌发率较去年提升3%,抗逆能力显著增强。这些数据,成为驳斥“枯死”“仿品”谣言的最有力证据。

法律亮剑:造谣者已被查处,清朗网络空间在行动

此次辟谣行动,是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净网2025”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环。据透露,近期已有3名散布“迎客松是假树”谣言的网民被依法查处,其中1人因多次造谣、情节严重,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500元。

“我们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既用科学数据击碎谣言,也用法律武器捍卫真相。”章旻表示,景区已建立“监测-预警-处置-辟谣”全链条机制,未来将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持续向公众传递迎客松的真实状态与保护故事。

网友热议:千年国宝的“真”,是中华文明的底气

辟谣视频发布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网友纷纷留言支持:“140万字的日记,是比任何谣言都坚实的‘铁证’!”“守松人15年的坚守,让‘迎客松’三个字有了温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支持严惩造谣者!”

更有网友翻出历史资料: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定将迎客松图案印入国礼瓷盘;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迎客松造型的火炬台惊艳世界。这些瞬间,印证了迎客松作为“国家名片”的独特地位。

“迎客松的‘真’,不仅是自然之真,更是文明之真、信仰之真。”胡晓春在视频结尾说道,“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包容,也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守护真相,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目前,黄山风景区已开通“迎客松真实状态”实时直播通道,公众可通过官方平台24小时观看这棵千年国宝的生机与风采。正如景区公告所言:“真相无需伪装,清朗终将驱散阴霾。”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