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临近,年轻教师陷 “焦虑漩涡”:失眠、多梦,备课思路频卡顿
发布时间:2025-08-28 15:46:42来源:
距离秋季学期开学不足一周,社交平台上 #年轻教师开学焦虑# 话题悄然升温。不少教龄 3 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发文倾诉:深夜辗转难眠、反复梦见课堂失控、连原本熟练的教案撰写都变得思路卡顿 —— 这份 “开学前的烦恼”,正成为年轻教师群体中不可忽视的心理状态。
焦虑具象化:梦里都是 “教学事故”,白天写教案频频卡壳
“连续三天凌晨两点还没睡着,一闭眼就梦见自己站在讲台前,教案忘带、学生吵成一团,急得满头汗。” 入职刚满 1 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林悦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引发了近千条共鸣。她告诉记者,为了准备新学期第一堂课,她提前一周就开始查资料、写教案,但越着急越没思路,“原本两小时能写完的教学框架,现在坐一下午都写不出几句,总担心设计得不好,学生不爱听”。
和林悦有同样困扰的不在少数。在某教育类论坛的调查中,超过 68% 的受访年轻教师表示,开学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眠;52% 的人坦言 “频繁做与教学相关的噩梦”,内容多为 “上课迟到”“忘记批改作业”“被家长投诉”;还有 35% 的教师提到,过度焦虑影响了工作效率,“连简单的班级管理计划都要反复修改,总怕有遗漏”。
“上周本来要给学生写开学寄语,写了删、删了写,最后还是找资深同事帮忙修改才定下来。” 初中数学教师张昊苦笑说,自己平时备课很顺畅,但一到开学前就 “掉链子”,“总担心新学期学生不好管,也怕自己的教学方法跟不上,越想越焦虑,连笔都握不稳”。
焦虑溯源:经验不足 + 多重压力,年轻教师 “怕辜负”
为何年轻教师会成为开学焦虑的 “重灾区”?北京某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李敏分析,核心原因在于 “经验缺口” 与 “责任压力” 的叠加。“年轻教师大多缺乏应对新学期复杂情况的经验,比如如何快速适应新班级、如何处理突发的学生矛盾、如何平衡教学与行政任务,这些未知会放大焦虑感。”
此外,“怕辜负” 的心理也让年轻教师压力倍增。“刚入职时,领导说‘年轻人要多担责’,家长也会问‘我家孩子能不能跟上’,我总怕自己做得不好,让大家失望。” 入职 2 年的英语教师王萌说,新学期她接手了初二重点班,既要抓成绩,又要组织班级活动,“每天都在想‘万一搞砸了怎么办’,根本静不下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晨补充道,近年来教育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除了教学任务,年轻教师还需应对教研、培训、家校沟通等多重工作,“尤其是开学初期,各项任务集中,容易让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产生‘被推着走’的压迫感,进而引发焦虑”。
破局之道:提前 “彩排”+ 寻求支持,给焦虑 “找出口”
面对开学焦虑,专家和资深教师也给出了实用建议。李敏建议,年轻教师可通过 “提前彩排” 缓解未知恐惧:“比如提前去学校熟悉教室环境,模拟一堂课的流程,或者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列出来,逐一想应对方法,能有效减少‘失控感’。”
“别一个人扛着,找前辈取经很重要。” 拥有 10 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赵芳分享经验,她刚入职时也曾焦虑,“后来我经常找师傅聊教学困惑,她会告诉我‘第一堂课不用追求完美,先和学生建立信任更重要’,这些话让我踏实了很多”。
学校层面也在行动。记者了解到,多地中小学针对年轻教师开展了 “开学前心理疏导会” 和 “教学帮扶计划”:有的学校组织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手把手指导备课;有的邀请心理专家开展讲座,教大家用 “深呼吸放松法”“任务拆解法” 缓解焦虑。
“其实焦虑不是坏事,说明我们重视这份工作。” 林悦在调整心态后,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堂课的教案,“我昨天试着模拟讲了一遍,发现没那么难。现在只希望开学后,能和学生一起好好成长”。正如陈晨所说,年轻教师的焦虑背后,藏着对教育的敬畏与热爱,“只要找对方法,把焦虑转化为动力,就能在新学期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节奏”。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