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大关!盘中创历史新高,A股千元股阵营再扩容
股价狂飙:国产替代与AI浪潮共振
寒武纪的爆发并非偶然。自2024年9月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347%,7月以来更是加速上攻,一个月内从520元/股低位翻倍至千元。机构分析指出,三大核心逻辑支撑其估值重构:
- 国产替代加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博弈加剧背景下,寒武纪凭借云端AI芯片全栈技术(涵盖芯片架构、训练推理软件平台、整机系统),成为自主可控的核心标的。其产品已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领域规模化落地,客户包括华为、阿里云等头部企业。
- 政策红利释放:国家对AI芯片的扶持政策持续加码,包括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及专项基金支持。寒武纪作为科创板“硬科技”代表,多次入选国家级重点项目,政策预期进一步强化市场信心。
- 定增催化预期:公司近期调整定增方案,募资总额从49.8亿元下修至39.9亿元,其中20.54亿元投向大模型芯片平台、14.5亿元用于软件平台研发。券商认为,定增规模缩减降低股权稀释压力,项目落地将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
市场博弈:资金蜂拥与风险提示并存
寒武纪的千元征程伴随激烈资金博弈。今日盘中,其股价一度冲高5%,带动AI芯片板块集体异动,但随后遭遇获利盘回吐。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59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AI算力主线持续吸金,寒武纪单日成交金额超百亿元,占科创板总成交额的15%。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期多次发布澄清公告,针对“预定载板订单”“收入预测”等市场传闻予以否认,并警告将追究不实信息传播者法律责任。分析人士提醒,寒武纪当前市盈率(TTM)超千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股价波动或加剧。
行业视角:AI算力国产化进入深水区
寒武纪的崛起折射出中国AI算力产业的结构性变革。浙商证券指出,2025年初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推动训练算力需求激增,而海外GPU出口管制倒逼国产化提速。AI芯片领域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寒武纪作为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厂商,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红利。
然而,挑战同样存在。寒武纪需在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率超200%)与商业化落地间寻找平衡,同时应对华为昇腾、海光信息等竞争对手的追赶。公司新一代芯片平台预计2026年量产,其性能表现将成为下一阶段估值锚点。
市场展望:千元股是终点还是起点?
随着寒武纪跻身千元股行列,A股“科技茅”与“消费茅”的双轨格局进一步固化。对比贵州茅台(当前股价约1600元),寒武纪的高估值依赖行业高增长预期,而非稳定现金流。机构预测,若其能保持50%以上的年收入增速,千元股价或具备支撑;反之,则可能面临估值回调压力。
结语
寒武纪的千元突破,既是资本市场对AI算力国产化的投票,也是中国科技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顶端攀登的缩影。在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这家成立仅十年的芯片独角兽,正书写着A股市场的新传奇。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