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民警深度揭秘:“荐股大师”的真相与陷阱
发布时间:2025-08-29 11:08:56来源:
反诈民警深度揭秘:“荐股大师”的真相与陷阱
核心事件
2025年8月,多地反诈中心联合披露,近期股市回暖期间,虚假荐股诈骗案件激增。诈骗分子通过伪造“金牌讲师”“内幕消息”等身份,诱导投资者下载虚假炒股APP,以“稳赚不赔”“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实施精准诈骗。据统计,仅2025年7月至8月,全国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已超12亿元,受害者遍布各年龄段,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7%。
诈骗全流程:从“钓鱼”到“收割”的精密设计
反诈民警通过多起案例拆解,揭示了诈骗分子的“五步陷阱法”:
- 精准锁定猎物:诈骗分子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的财经博主评论区筛选目标,通过私信功能以“专家指导”“内部消息”等话术接触受害者。例如,云南昆明杨先生因刷到“财圈社交”App推荐视频,被自称“长城证券”的工作人员诱导投资,最终被骗14万元。
- 伪造专业形象:诱导受害者下载境外聊天软件(如“PokoChat”)及虚假炒股平台(如“PXGJ”“FSGL”),通过伪造盈利截图、虚构“机构通道”等话术建立信任。甘肃白银付某在“PXGJ”平台首次投资1万元后,成功提现12255元,彻底放下戒心。
- 操控虚假数据:平台数据由诈骗分子后台操控,初期显示小额盈利,待受害者加大投入后,以“系统升级”“账户冻结”等理由限制提现。湖北襄阳张女士在“FSGL”平台投入20余万元后,被告知需缴纳8万元黄金作为“保证金”才能解冻账户。
- 诱导线下交易:为规避资金追溯,诈骗分子要求受害者通过现金、黄金等实物交付。上海虹口卢老伯被诱导将10万元现金交给“证券公司业务员”,实则落入境外诈骗团伙的取现链条。
- 终极收割:当受害者无资金可榨时,骗子以“验资”“刷流水”等名义,哄骗其贷款取现。云南陆良小徐在虚假APP中被骗15万元后,仍被要求贷款10万元“冲流水”。
技术伪装:虚假平台的“数字陷阱”
反诈民警指出,虚假炒股APP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 仿冒正规平台:使用“广发invest”“东吴秀财”等名称,界面与正规券商高度相似,但无官方应用商店认证。
- 数据完全可控:后台可随意修改股价、账户余额,甚至伪造“涨停板”诱导追加投资。
- 资金未入市:受害者投入的资金直接流入诈骗分子账户,所谓“盈利”仅为数字游戏。
典型案例:
- 兰州刘大爷案:2025年2月,刘大爷在“东吴秀财”APP中看到账户余额达35万元,提现时被要求支付9万元“手续费”。民警及时劝阻,避免其损失养老钱。
- 襄阳张女士案:张女士在“FSGL”平台被骗50余万元后,仍被诱导购买8万元金条邮寄至“天津证券分公司”。警方联合快递公司拦截包裹,追回全部损失。
警方行动:跨省追捕与源头打击
针对荐股诈骗高发态势,多地警方开展专项行动:
- 技术反制:通过分析诈骗软件活跃时间、资金流向,锁定犯罪窝点。例如,兰州警方根据银行网点大额取款记录,6小时内锁定嫌疑人位置,跨三省抓获8名犯罪团伙成员。
- 全链条打击:从“引流话务员”到“取现马仔”,从“洗钱水房”到“境外操控者”,实现全环节侦破。昆明警方破获的案件中,4名嫌疑人因出租银行卡被用于诈骗转账,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全民反诈:警方联合社区、银行发布预警,通过短视频平台揭露诈骗话术。例如,虹口警方在29小时内捣毁一个为境外诈骗团伙取现的犯罪团伙,抓获2名嫌疑人。
警方提醒:三招破解“荐股骗局”
- 警惕“三不”话术:
- 不轻信“稳赚不赔”“内幕消息”;
- 不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二维码;
- 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尤其是现金、黄金等实物交付。
- 认准官方渠道:
- 投资理财通过银行、券商、公募基金等持牌机构操作;
- 下载APP时,务必通过官方应用商店搜索,警惕“.apk”“.ipa”等非官方安装包。
- 及时止损报警:
- 遭遇“登录异常”“账户冻结”等话术时,立即停止操作并拨打96110反诈专线;
- 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配合警方调查。
反诈民警呼吁:
“荐股诈骗的本质,是利用人性对‘一夜暴富’的贪念。投资者需牢记: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任何要求‘线下交易’‘缴纳保证金’的投资都是诈骗!”
数据来源:公安部“云剑行动”战报、各地反诈中心案例库、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通报。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