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

深夜,美联储给世界浇了一盆凉水:降息预期生变,全球市场震荡

发布时间:2025-08-15 11:22:49来源:

深夜,美联储给世界浇了一盆凉水:降息预期生变,全球市场震荡

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凌晨,全球金融市场在美联储官员的密集表态中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原本被市场普遍预期的9月降息,因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的加剧和关键经济数据的波动,陡然生变。这场深夜的“冷水浴”,不仅浇灭了投资者对宽松货币政策的热切期待,更引发了全球资产价格的剧烈震荡。

降息预期骤冷:从“板上钉钉”到“悬念重重”

就在一周前,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还高达90%以上。然而,随着美联储官员近期的一系列表态,这一预期迅速降温。美联储副主席鲍曼在8月9日的讲话中明确表示,需警惕劳动力市场恶化风险,并支持今年三次降息,但这一“鸽派”信号并未完全打消市场对降息节奏的疑虑。更令市场意外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的公开场合中,对降息的具体时机和幅度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强调“政策调整将取决于后续数据、前景变化和风险平衡”。

这种模糊的表态,与市场此前预期的“明确降息路径”形成鲜明对比。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截至8月15日凌晨,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从一周前的90%以上骤降至70%左右,而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更是从30%以上跌至不足10%。

数据波动:就业市场“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背后,是美国就业市场数据的剧烈波动。7月非农就业数据仅新增14.7万个岗位,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8万,失业率从4.1%上升至4.3%,为过去两年最高水平。这一数据被市场解读为劳动力市场“疲软”的信号,进一步强化了降息预期。

然而,随后公布的8月初请失业金人数却意外下降,显示就业市场并未出现“崩溃式”恶化。与此同时,美国7月CPI同比涨幅虽从3.3%降至3.1%,但核心CPI同比涨幅仍持平于3.4%,显示通胀压力仍未完全缓解。这种“就业弱、通胀黏”的数据组合,让美联储在降息决策上面临两难选择:过早降息可能引发通胀反弹,而延迟降息则可能加剧经济衰退风险。

全球市场震荡:美元、黄金、股市“三重奏”

美联储降息预期的生变,迅速引发了全球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 美元指数:在降息预期降温的推动下,美元指数从近期低点反弹,截至8月15日凌晨,已突破98.5关口,创下一个月来新高。美元的走强,对新兴市场货币和资产价格构成压力。

  • 黄金价格: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黄金价格在降息预期降温的影响下大幅回调。现货黄金价格从每盎司2550美元的高位跌至2500美元附近,单日跌幅超过2%。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黄金价格的回调,反映了投资者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重新定价。

  • 全球股市:美股三大指数在降息预期生变的影响下全线走弱。截至8月14日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0.5%,标普500指数下跌0.3%,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1%。科技股“七巨头”全线下跌,苹果、英伟达、微软等龙头股跌幅均超过1%。亚洲市场方面,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等主要股指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政策博弈:白宫与美联储的“权力游戏”

美联储降息预期的生变,不仅反映了经济数据的波动,更折射出白宫与美联储之间的政策博弈。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多次公开施压美联储,要求其“立即降息2到3个百分点”,以降低政府借贷成本并刺激经济增长。然而,鲍威尔则多次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表示货币政策决策将“完全基于经济数据,而非政治压力”。

这种政策博弈的背后,是美联储对“通胀-就业”双重目标的权衡。一方面,美联储需要避免因过早降息而引发通胀反弹;另一方面,其也需防范因延迟降息而加剧经济衰退风险。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的每一次政策表态,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未来展望:降息周期或“迟到”但不会“缺席”

尽管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生变,但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周期的开启只是时间问题。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通胀压力的逐步缓解,美联储最终仍将走向宽松货币政策。然而,降息的节奏和幅度,将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的表现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将继续构成短期风险。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国就业市场、通胀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以把握市场节奏。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也需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防范美元走强和资本外流带来的冲击。

结语:深夜的美联储,用一盆“冷水”浇灭了市场的降息狂热,也让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在这场“通胀-就业-政策”的三重博弈中,美联储的每一步决策,都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向。而市场,也将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新的平衡。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