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

上海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中西部地区今日最高温将超35℃

发布时间:2025-08-15 11:34:28来源:
2025年8月15日11时1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正式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本市中西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突破35℃高温线。此次预警标志着申城在副热带高压的持续控制下,再次迎来高温考验,市民需加强防范措施,应对炎炎烈日。

高温预警覆盖范围与防御指南

根据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今日高温将主要影响本市中西部地区,包括但不限于徐汇、长宁、普陀、静安、黄浦、杨浦、虹口、宝山、嘉定、闵行、松江等区域。气象专家提醒,高温天气下,用电负荷将显著增加,市民需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避免因线路老化或超负荷使用引发火灾。同时,建议市民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中午至下午的高温时段,若需外出,务必做好防暑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对于户外工作者,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气象台特别提示,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宽边帽、穿透气浅色衣物、定时补充水分等,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中暑或热射病。用人单位也应根据高温预警级别,合理调整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员工健康安全。

近期天气回顾与未来趋势

回顾近期天气,自8月13日以来,上海已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8月13日,受台风“杨柳”外围环流影响,申城虽风力增强,但高温依旧,日最高气温达35℃。14日,高温范围进一步扩大,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5℃,部分区域甚至达到36℃。今日,高温天气持续,中西部地区成为“重灾区”,预计最高气温将突破35℃。

气象专家分析,近期上海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是一个稳定的暖性高压系统,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升温迅速,导致气温持续偏高。预计未来几天,申城气温将维持在29℃至36℃之间,本周剩余工作日以“高温+午后局部阵雨”为主,周六起,受强烈下沉气流影响,对流天气减少,上海将进入“炙烤”模式,此轮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防暑降温不可松懈。

市民应对高温的多样举措

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上海市民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在徐家汇体育公园,上午10时,阳光已十分强烈,地面在炙烤下急速升温,不少市民选择躲至阴凉处避暑,园内少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一位正在阴凉处休息的市民表示:“今天天气太热了,我早上出来锻炼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现在只能在这里躲躲太阳,等下午凉快点了再回家。”

在商场、超市等室内场所,也迎来了不少“避暑客”。一位在商场内购物的市民说:“家里太热了,开空调又费电,还不如来商场逛逛,既凉快又能买东西。”此外,一些市民还选择前往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避暑,既能享受清凉,又能丰富精神生活。

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应对高温则更为艰难。一位建筑工人表示:“我们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干活,虽然公司会提供一些防暑药品和饮用水,但高温下干活还是很难受。不过为了生活,我们也得坚持。”他提醒同行,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中暑。

气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响应

针对此次高温天气,上海气象部门与相关部门已启动联动响应机制。气象台除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外,还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高温天气信息和防暑降温提示,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

同时,电力部门已加强电网监测和调度,确保高温天气下电力供应稳定。水务部门则加强对供水设施的巡查和维护,保障市民用水安全。环卫部门增加了道路清扫和洒水频次,降低地面温度,改善城市环境。此外,民政部门还加强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扶,确保他们安全度过高温天气。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需警惕健康风险

气象专家提醒,高温天气下,市民需警惕健康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高温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发中暑、热射病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建议,市民在高温天气下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