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575 分遭逐,长沙名校生事件:父母极端教育方式该如何看待?
发布时间:2025-07-13 10:48:08来源:
近日,湖南长郡中学学生小凯高考物理类取得 575 分,超湖南一本线约 60 分,但因成绩未达父母期望,被父母赶出家门,引发社会热议。
小凯原为长郡中学的物理类尖子生,曾考过年级前 100 名。但高二拥有手机后,他逐渐沉迷其中,出现早自习躲厕所玩手机、晚自习溜号等行为,导致成绩断崖式下滑。父亲曾没收砸掉其手机,小凯则通过打砸家具、剪断空调线等方式反抗。父母还尝试过签署协议、断电断网等方法,均未能让小凯改变现状。
高考前,父母就不让小凯在长沙的住处居住,高考成绩揭晓后,更是更换了家门锁密码、切断了生活费。父母给出三个选择:留在家里就得遵守作息,按时上交手机;去县城找个包吃包住的工作;去长沙找工作,父母可以出车费。小凯表示有复读意愿,截至 7 月 11 日,他已回到家中,与母亲关系有所缓和,但尚未与父亲沟通。
对于父母的行为,可谓是褒贬不一:
从父母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父母为了小凯能专心学习,不惜两地奔波陪读,付出了很多心血。然而小凯不仅沉迷手机,还对父母的管教采取激烈反抗态度,漠视规则、背叛承诺。父母赶他出门,或许是希望通过这种极端方式让他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学会自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担心他进入大学后仍沉迷手机,荒废学业。
从教育方式角度看存在问题:这种做法过于简单粗暴,属于 “精神暴力”,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家庭教育应是平等理性沟通的心结港湾,父母应通过非暴力沟通法则和情绪管理,建立有弹性的亲子互动模式,而不是采取断绝关系这种极端方式。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