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胖东来拟招千人:20个岗位留给有犯罪前科者,以尊重与关爱点亮“重生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8 11:13:22来源:
核心提示:2025年8月8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宣布,新乡胖东来“三胖”综合商业体正式启动招工,预计招募1000名员工。其中,200个岗位定向分配给在新疆、西藏等艰苦地区服役的退伍边防军人,20个岗位面向有犯罪前科人员开放。这一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被赞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标杆行动”。

招工规划:兼顾特殊群体,传递社会温度

根据招工公告,新乡胖东来“三胖”项目将于2025年国庆节正式营业。该商业体位于新乡市红旗区牧野大道与雅园街交叉口,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是胖东来在新乡现有“大胖”“小胖”门店的升级版。项目定位为“一站式生活体验中心”,除延续高品质零售业态外,还引入餐饮、娱乐、文化等多元业态,涵盖电影院、儿童游乐区、书店等,满足市民全方位需求。

在此次招工中,胖东来特别规划了两类定向岗位:

  1. 200个岗位留给退伍边防军人:占比20%,面向在新疆、西藏等高原艰苦地区长期服役的退伍军人。于东来表示:“这些军人在极端环境中守护国家安全,付出了青春与汗水,企业有责任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的新起点。”
  2. 20个岗位面向有犯罪前科人员:占比2%,覆盖曾服刑人员群体。于东来强调:“每个人都应有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提供岗位,我们希望帮助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价值,重新融入社会,拥抱美好生活。”

企业担当:从“商业成功”到“社会价值”的升华

胖东来的招工政策并非首次引发关注。2024年7月,其曾以“最高年薪15万元”招聘品质管理、百货品控等岗位,要求应聘者认同企业文化理念。而此次将2%的岗位留给有犯罪前科人员,更被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度实践。

法律专家指出,我国《监狱法》明确规定,罪犯服刑期满后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然而,社会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偏见仍普遍存在,导致其就业、生活面临重重障碍。胖东来的举措不仅为这一群体提供了经济来源,更通过“尊重与信任”传递了积极信号:

  • 打破标签化认知:企业以实际行动表明,能力与品行应分开评价,改过自新者值得被接纳。
  • 降低再犯罪率:稳定的工作是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关键。研究表明,就业支持可使其再犯罪率降低30%以上。
  • 引领行业风向:胖东来作为零售业标杆,其政策可能推动更多企业关注特殊群体就业,形成良性社会效应。

社会反响:从争议到共识的转变

消息发布后,公众反应呈现两极分化:

  • 支持者认为:“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比单纯捐款更有意义。”“每个人都会犯错,社会应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 质疑者担忧:“有犯罪前科者是否适合服务行业?”“企业是否承担了过多社会风险?”

对此,胖东来回应称,所有应聘者均需通过背景调查与岗前培训,岗位分配将充分考虑其犯罪类型、服刑表现及个人技能。例如,后勤、仓储等非直接接触顾客的岗位将优先分配给刑满释放人员,同时配备心理辅导与技能培训,确保其适应职场环境。

深层意义:企业与社会的“双向奔赴”

胖东来的招工政策,本质上是企业与社会的一次“价值共鸣”。在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需承担社会功能:

  • 对员工:通过公平的晋升机制与人性化福利,胖东来员工平均月薪超8000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被誉为“零售业的海底捞”。
  • 对消费者:其“无理由退换货”“投诉奖励”等政策,重塑了零售业服务标准。
  • 对社会:此次招工将特殊群体纳入就业体系,展现了企业作为“社会细胞”的担当。

正如于东来所言:“企业的价值不在于规模多大,而在于能否让员工幸福、顾客满意、社会受益。”胖东来的实践,为商业向善提供了生动注脚。

结语:从200个岗位致敬边防军人,到20个岗位拥抱“迷途知返”者,胖东来的招工政策超越了简单的雇佣关系,成为社会包容性与企业责任感的缩影。当商业逻辑与人文关怀相遇,或许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企业应有的模样。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