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京三市成交活跃:成交额超1.5万亿,放量309亿显市场热度
沪深京三市成交活跃:成交额超1.5万亿,放量309亿显市场热度
2025年8月28日,沪深京三市交易持续升温,截至当前,三市合计成交额已突破1.5万亿元大关,较上一交易日同一时段放量309亿元,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据业内人士分析,基于当前交易节奏,预计全天成交金额将达约2.7万亿元,或创近期新高。
分市场数据:沪深两市主力担当,北证50稳步增长
从具体市场表现来看,沪市今日表现强劲,截至目前成交额达6018亿元,较昨日同时段增长超12%。权重板块中,金融、消费股集体走强,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龙头股成交活跃,单只股票成交额均超50亿元,为沪市贡献重要增量。
深市成交额达8821亿元,占据三市总成交额的近六成,继续扮演市场“主力军”角色。创业板指涨超1.5%,宁德时代、东方财富等成分股放量上攻,带动新能源、证券等板块集体走高。此外,深市中小盘股表现活跃,20CM涨停个股数量较昨日增加30%,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北证50指数虽涨幅相对较小,但成交额稳步增长至161亿元,较昨日同时段放量15%。北交所个股中,连城数控、曙光数创等专精特新企业涨幅居前,显示资金对北交所高质量成长股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放量原因解析:政策利好与资金回流共振
今日市场放量上涨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
- 政策预期升温: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强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并提及“研究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市场普遍预期,后续将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提振投资者信心。
- 外资回流加速:截至目前,北向资金净流入超8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5亿元。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外资对A股的配置意愿增强,尤其是消费、新能源等核心资产备受青睐。
- 技术面突破:上证指数今日成功突破3300点整数关口,MACD指标形成金叉,短期多头趋势确立。技术派资金的入场进一步放大了成交量,形成“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
行业板块:大金融、大消费领涨,科技股分化
从板块表现来看,大金融板块成为今日市场“领头羊”。证券行业指数涨超3%,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龙头股涨幅均超5%,带动市场人气。银行板块中,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优质零售银行表现强势,显示资金对低估值蓝筹的偏好。
大消费板块同样表现不俗,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指数涨超2%。贵州茅台股价重返1600元上方,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股集体上扬,凸显防御性配置需求。医药板块中,创新药、CRO细分领域涨幅居前,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个股获资金追捧。
科技股则呈现分化态势。半导体板块受利空消息影响,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个股跌幅超3%;而新能源产业链全线走强,锂电池、光伏设备等细分领域涨幅居前,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龙头股创阶段新高。
机构观点:短期震荡不改中长期向上趋势
对于后市走势,多数机构持乐观态度。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与“市场底”共振阶段,成交量放大显示资金入场意愿强烈。预计在政策持续发力、经济数据逐步改善的背景下,A股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建议重点关注大金融、大消费以及高景气科技赛道。
国泰君安分析师则提醒,虽然市场短期情绪高涨,但需警惕部分板块过热风险。他指出:“当前半导体、AI等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若后续业绩兑现不及预期,可能面临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均衡配置,避免过度集中单一行业。”
市场展望:全天成交或达2.7万亿,结构性机会仍存
随着午间收盘临近,沪深京三市成交额持续攀升。若按当前速度推算,全天成交金额有望突破2.7万亿元,创2025年以来新高。分析人士指出,在成交量放大的背景下,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丰富,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 低估值蓝筹:银行、保险等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安全边际;
- 高成长赛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行业,长期景气度向上;
- 北交所专精特新:随着北交所改革深化,优质中小成长股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总体来看,今日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放量309亿元,彰显市场信心回升。在政策利好与资金回流双重驱动下,A股有望延续活跃态势,但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高。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