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回应电子发票时代老年人购票:亲属代买、人工柜台双保障
12306回应电子发票时代老年人购票:亲属代买、人工柜台双保障
2025年9月1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公众对铁路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后老年人购票问题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全面停用纸质报销凭证,旅客需通过铁路12306官方渠道开具电子发票。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12306工作人员明确回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通过亲属代购车票,或前往车站人工柜台办理业务,确保出行无忧。
电子发票过渡期:9月30日前“纸电并行”
为保障旅客平稳过渡,铁路部门设定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为电子发票推广过渡期。在此期间,旅客仍可在车站窗口、自助机或代售点领取纸质报销凭证,但自10月1日起,纸质凭证将全面停用,电子发票成为唯一报销凭证。电子发票可通过铁路12306APP或官网申请,支持PDF和OFD格式下载,并可发送至邮箱保存。需注意的是,电子发票需由乘车人本人申请,且需在行程结束后180天内完成开具。
老年人购票三大保障方案
1. 亲属代买:信息同步无忧
对于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12306提供亲属代购车票服务。代买人可通过铁路12306APP或官网完成购票后,将乘车信息(如车次、座位号、检票口等)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老年人。若老年人需纸质凭证,代买人可协助其前往车站自助机或人工窗口打印行程信息单,该单据明确标注乘车关键信息,但不作为乘车凭证。
2. 人工柜台:现金支付+全程引导
全国铁路车站均保留人工售票窗口,支持现金购票,并配备专职引导员协助老年人完成购票、打印行程信息单等操作。例如,北京西站增设“敬老慢窗口”,提供大字体标识、一对一操作指导;上海虹桥站推出“银发服务专区”,配备老花镜、放大镜、急救药品等便民物品。此外,老年人可持身份证直接通过人工通道进站检票,无需扫码或刷脸。
3. 重点旅客预约:全程帮扶无忧
针对独行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铁路部门提供特殊重点旅客预约服务。家属可通过铁路12306APP、12306客服热线或车站服务台提前6小时预约,铁路部门将安排专人提供专区候车、引导进站、协助乘降、轮椅接送等“一站式”服务。例如,广州南站为预约旅客开辟“绿色通道”,从安检到上车全程陪同;成都东站提供“爱心卡”,方便家属与车站工作人员对接。
适老化改造:从购票到乘车的全流程优化
为降低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门槛,铁路12306APP推出“敬老版”界面,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并增设“电话订票”入口(拨打95105105转人工服务)。此外,系统自动识别60岁以上老年旅客,在票量充足时优先分配下铺;购买高铁动车票时,默认勾选靠窗或过道座位,减少老年人行走距离。
社会反响: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并存
“我父亲80岁了,不会用手机,现在我能帮他买好票,再打印一份行程单,他拿着心里踏实。”网友“家有老宝”的评论代表了许多家庭的心声。铁路部门表示,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旨在提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但绝不会忽视任何群体的需求。数据显示,过渡期内,全国车站人工窗口日均服务老年旅客超50万人次,重点旅客预约量环比增长30%,适老化服务满意度达98.7%。
未来展望:数字铁路与传统服务的深度融合
随着电子发票全面落地,铁路部门正探索更多适老化创新。例如,试点“身份证+人脸识别”无感进站,减少证件查验环节;在列车上增设“银发服务箱”,提供老花镜、充电宝、常用药品等;与社区合作开展“智能设备培训课”,帮助老年人掌握基础购票技能。
从“一票在手”到“一码通行”,铁路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正以更包容的姿态拥抱每一位旅客。正如12306客服所言:“科技发展的终点,始终是让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出行的便利。”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