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发现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全省新增2940例
概述:近日,深圳市报告发现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全省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孔肯雅热的发病原因、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一、基孔肯雅热简介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主要存在于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近年来,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南方地区有上升趋势。
二、发病原因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等蚊子叮咬传播。当蚊子叮咬被病毒感染的宿主(如猴子、鸟类等)后,病毒会进入蚊子体内,并在蚊子体内繁殖。当蚊子再次叮咬人类时,病毒便通过蚊子唾液传播给人类。
三、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包括:
1. 发热:患者体温可高达38-40℃,可持续数日。
2. 关节痛:关节疼痛是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常伴有红肿。
3. 头痛、肌肉痛、乏力。
4. 皮肤出现皮疹。
5. 眼睛红肿、结膜炎等症状。
四、传播途径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蚊子叮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等蚊子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2.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唾液等体液可能含有病毒,直接接触也可能传播。
3. 胎盘传播: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热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五、预防措施
为预防基孔肯雅热,以下措施需注意:
1. 清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积水,如花盆、水桶、废弃轮胎等,减少蚊子繁殖。
2. 使用蚊帐、纱窗等防蚊措施:在蚊子活跃的季节,使用蚊帐、纱窗等防蚊措施。
3. 使用驱蚊剂:外出时,涂抹驱蚊剂,减少蚊子叮咬。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唾液等体液。
5. 接种疫苗: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疫苗,但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发。
总结:深圳市发现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全省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为预防基孔肯雅热,大家需注意清除蚊虫孳生地、使用防蚊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等。如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