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重拳出击:一批涉转基因造谣传谣网络账号主体被依法查处
发布时间:2025-08-21 11:28:29来源:
农业农村部重拳出击:一批涉转基因造谣传谣网络账号主体被依法查处
2025年8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近期有关部门与地方持续强化涉转基因谣言治理力度,依法依规查处一批恶意编造、传播转基因谣言的网络账号主体,并公布多起典型案例,彰显国家维护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权威、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坚定决心。
谣言乱象:从“灭种阴谋”到“专家诋毁”,谣言内容触目惊心
此次查处的案例中,谣言内容涵盖“灭种计划”“基因污染”“专家间谍”等多个维度,严重误导公众认知。例如:
- 今日头条账号“回忆童年”:为吸粉引流,编造“孟山都公司转基因粮食伤害国民体质”“推广转基因的院士有境外背景”等谣言,诋毁国家生物育种政策,账号已被关闭。
- 抖音账号“心随风飞1327”:散布“法国永久禁止所有转基因”“转基因老鼠患癌”等虚假信息,煽动公众抵制转基因技术,相关平台依法关闭该账号。
- 湖北省姜某:在抖音平台发布“黑龙江铲除转基因作物”“美国用转基因种子控制中国”等谣言,为推销农产品蓄意制造恐慌,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 云南省李某:针对61位联名推荐转基因的专家发起“彻查”谣言,恶意攻击科研人员,被公安机关罚款。
造谣动机:流量变现、商业竞争成主要推手
调查发现,部分账号主体为吸粉引流、非法牟利,刻意编造谣言。例如:
- 上海市左某:在抖音、快手平台发布“转基因玉米是避孕玉米”“转基因食品导致生育率下降”等谣言,借机推销其店铺农产品,账号被关闭。
- 陕西省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促进产品销售,在微信视频号发布“转基因降低男性精子量”“转基因大豆油致癌”等谣言,被网信部门停更7天。
- 江西省彭某:通过发布“转基因存在基因污染”“科学无法证明转基因无害”等谣言,为代销的农产品引流,被约谈教育后删除视频。
治理成效:多部门联动,严惩与教育并重
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通过“监测-核查-处置-辟谣”全链条治理,形成高压态势。典型处置措施包括:
- 账号关闭:对“回忆童年”“心随风飞1327”等18个账号依法关闭,切断谣言传播渠道。
- 行政处罚:对湖北省姜某行政拘留,对云南省李某、江苏省杨某等罚款,对传播“转基因鸦片亡国灭种”的重庆市刘某注销账号。
- 约谈教育:对情节较轻的主体,通过约谈、签署承诺书等方式督促整改,如四川省张某删除“特供无转基因”谣言并保证不再发布。
权威辟谣:科学共识与政策导向双管齐下
农业农村部通过官网“转基因权威关注”栏目及媒体平台,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谣言。例如:
- 转基因安全性:全球科学界共识表明,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产品与传统食品同等安全。我国对转基因作物实施严格的“五阶段”审批制度,确保上市产品安全可控。
- 政策导向: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农业农村部已批准多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商业化种植,助力粮食安全。
- 典型案例反制:针对“转基因推广者叶纪明投案自首”等谣言,官方及时公布叶纪明因违规违纪被查处的事实,揭露谣言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的本质。
社会反响:公众支持与行业自律共筑清朗空间
此次行动获得网民广泛认可。网友“科技观察员”评论:“转基因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利器,绝不能被谣言抹黑。”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表示:“谣言治理需久久为功,科研机构将加强科普,让公众理性认识转基因技术。”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强调,下一步将持续开展“清朗·转基因领域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同时呼吁公众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