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智能 >

美对台实施“20%+N”叠加关税 台湾传统产业遭40年来最惨烈冲击

发布时间:2025-08-12 14:45:37来源:
美国对台湾地区加征的“20%+N”叠加关税政策于8月7日正式生效,台湾经济事务主管部门8日晚间证实,实际税率需在原有最惠国待遇关税基础上叠加20%的“对等关税”。这一政策导致台湾纺织、石化、钢铁、机床等传统产业遭遇“灭顶之灾”,业界直呼“40年来最惨烈淘汰战”,岛内民怨沸腾,民进党当局施政满意度跌至新低。

“20%+N”叠加税率:台湾产业成本飙升

根据台湾经济部门数据,叠加关税后,台湾机床行业税率从4.7%跃升至24.7%,较日韩同行的15%高出近10个百分点;纺织业税率达30%-40%,自行车整车关税飙升至31%,汽车行业7月营收同比衰退28.3%。以机床业为例,台湾机械公会指出,叠加新台币升值9%的影响,台湾产品与日韩的价格竞争力差距扩大至20%,美国订单已流失30%,部分厂商被迫实施“做三休四”运营模式。

“这不仅是关税战,更是产业存亡战。”台湾工具机业者表示,若关税僵局持续,中小型厂商将面临“无单可接、无工可开”的绝境。农渔产品同样遭受重创,渔会总干事透露,额外关税已导致外销成本飙升,渔民生计岌岌可危。

民进党当局“黑箱操作”引爆民怨

面对产业震荡,民进党当局被指“隐瞒真相、牺牲台湾利益”。亲绿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12日民调显示,49%民众不满关税谈判结果,47%认为存在“黑箱作业”,行政团队施政不满意度达55%,创上台以来新低。

国民党“立委”陈玉珍批评,当局分两次公布关税政策,让企业“接连挨两记重拳”。民众党主席黄国昌痛斥,经贸部门拖延至政策生效后才披露叠加税率,“这种‘暂时’的惊喜到底还有多少?”台北市议员侯汉廷更直言,民进党为护航“大罢免”政治议程,刻意隐瞒台美谈判劣势,导致台湾产业“被美国收割”。

台积电变“美积电”:高科技产业难逃被掏空

尽管半导体产业因“护台神山”地位暂未受直接冲击,但专家警告,美国正通过关税政策迫使台湾加速转移核心技术。美国《纽约时报》分析,台湾作为全球芯片供应链关键节点,其电子组件出口占对美贸易总额的60%以上。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为筹码,要求台积电等企业扩大在美投资,目前台积电已承诺追加千亿美元赴美建厂,被舆论戏称为“美积电”。

“台湾经济价值正被榨干。”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钱亚旭指出,日韩通过巨额投资换取15%关税,而台湾付出更高代价却未获对等待遇,凸显其“棋子”地位。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连贤明坦言,若台湾想争取免叠加关税,需付出“数千亿美元投资或采购”,但“社会能否承受仍是未知数”。

失业潮隐现:4.2万劳工受冲击

台湾劳动部门统计,关税政策可能导致4.2万人减班休息、减薪或失业,其中传统产业占八成。全台产业总工会理事长戴国荣警告,若美国进一步调整农产品、汽车进口关税,台湾农业和制造业将遭遇“双重暴击”。

台南市总工业会荣誉理事长林进旺形容,业界如今“瞎子摸象、胆战心惊”,美方底线未定,台湾却不敢让企业知情,“谈判条件掐头掐尾,像‘俗辣’一样任由美国摆布”。劳动部门虽承诺提高工资补贴,但业者质疑政策“空口说白话”,呼吁当局“硬起来”与美方交涉。

两岸关系恶化:台湾失去战略平衡筹码

分析人士指出,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政策是导致今日困局的根本原因。台湾劳动党声明批评,赖清德当局为“脱中入美”牺牲经济主权,不仅未获美国实质支持,反而被要求降低“莱猪”“莱牛”检疫标准、开放市场,甚至可能被迫参与美国军事部署。

“台湾已无牌可打。”前“立委”蔡正元表示,民进党破坏两岸关系,失去战略缓冲空间,只能任美国予取予求。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呼吁,当局应放弃“台独”幻想,主动与在野党及民间沟通,“为台湾发展前途争取和平空间”。

结语
随着“20%+N”关税政策持续发酵,台湾传统产业面临空前危机,高科技产业转移加速,青年失业风险攀升。民进党当局若继续“跪舔”美国、操弄政治议程,恐将台湾推向“产业空洞化、经济边缘化”的深渊。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