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智能 >

可可西里无人区迎来“科技新成员”:机器藏羚羊成功潜入藏羚羊群

发布时间:2025-08-12 14:58:28来源:
近日,在海拔48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卓乃湖畔,一只依托云深处科技绝影X30机器狗打造的“机器藏羚羊”悄然潜入藏羚羊群,与它们一同移动迁徙。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人类首次以零干扰方式实现对野生动物的近距离观测,为藏羚羊行为研究及可可西里生态保护注入科技动能。

突破极限:机器藏羚羊的“硬核”实力

可可西里腹地高寒缺氧,地形复杂,被称为“人类禁区”。每年5月至8月,数万只雌性藏羚羊从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迁徙至此产仔,卓乃湖因此被誉为“藏羚羊大产房”。然而,传统观测方式依赖车辆和人员靠近,极易惊扰敏感的藏羚羊,导致数据失真。

此次任务的“主角”——机器藏羚羊,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发起创意,云深处科技提供绝影X30四足机器人与通讯控制方案,苏州白鹿鸣团队完成仿真动物外形制作。其外形与真实藏羚羊高度相似,毛色、体型几乎难以分辨,仅行走时略显僵硬。依托人工智能学习与训练,它成功跨越雪地、沼泽、荒漠、河流等复杂地形,在开阔地带操控距离达2公里,从容应对坎坷山路、泥泞湿地等障碍,最终融入羊群进行零干扰拍摄。

科技赋能:从“被动观察”到“主动守护”

机器藏羚羊的“入职”并非孤立事件。在同期科考中,云深处科技的山猫M20轮足机器人承担了背负氧气瓶等应急物资的任务,其独特的轮足设计兼具速度与越障能力,运动速度达5米/秒,可在-20℃至55℃温差下工作,IP67级防水防尘性能更适应极端环境。此外,5G超低时延网络与AI算法的双重加持,使机器藏羚羊的AI视觉识别系统能实时捕捉藏羚羊的迁徙轨迹、觅食行为及幼仔成长状态,数据通过5G网络毫秒级回传至后端平台,智能分析模型自动筛选关键信息,生成种群动态报告,为科研团队提供精准决策依据。

“这种‘前端无感采集+后端智能分析’的模式,不仅突破了人类近距离观测的干扰限制,更让生态数据获取效率提升数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藏羚羊迁徙产仔的动机仍存争议,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将为解开这一谜题提供关键线索。

守护升级:科技与生态的共生共荣

可可西里巡山队员常年面临低温、缺氧及盗猎威胁,科技力量的注入正逐步改变这一现状。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执法监督科科长秋培扎西指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动能”的加持,使生态保护工作更高效、环保、人性。例如,机器藏羚羊搭载的自组网通讯模组,可在复杂地形中快速部署现场网络,实现信息高效传输与协同作业;而“5G+AI+大模型”构建的全域生态智能管理系统,正深度赋能动态监测升级、智能协同保护及生态价值挖掘。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表示,机器人的初心是“代替人类去危险的地方、做重复的工作”。未来,团队将根据可可西里环境需求优化产品方案,例如提升机器藏羚羊的行动敏捷性,或开发针对其他物种的仿生机器人,构建更立体的生态监测网络。

展望:科技守护生命的无限可能

从“机器藏羚羊”到“移动哨兵”,科技正重新定义野生动物保护的方式。当机械与自然共舞,当数据与生命对话,可可西里的守护者们用行动证明: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桥梁。正如新华社报道所言:“在海拔4800米的生命禁区,一只机器藏羚羊的脚步,正踏出科技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