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智能 >

广东省博物馆“老年票”现黄牛乱象:65岁以上老人带陪同政策遭滥用,馆方紧急应对

发布时间:2025-08-18 15:46:34来源:
2025年8月18日,广州——广东省博物馆近期因一项针对老年群体的票务政策陷入舆论漩涡。据网友爆料,部分65岁以上老人利用博物馆“可携带一名陪同人员免费入馆”的规定,与黄牛勾结倒卖门票,导致免费政策沦为牟利工具。事件曝光后,广东省博物馆迅速回应,表示已启动专项整治,将通过技术拦截、黑名单制度等手段打击黄牛,维护正常参观秩序。

事件起因:20元“老年票”背后的灰色交易

8月17日,一名男子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因未预约到广东省博物馆门票,他花费20元通过黄牛“借”用老人身份入馆。视频显示,该男子跟随一名老人通过人工通道,老人向保安声称“和我一起的”,男子随后顺利通过安检。入馆后,老人拿出收款码完成交易。

这一操作源于广东省博物馆的票务政策:65周岁(含)以上老人及残障人士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入馆,并允许一名陪护人员陪同登记。然而,这项本为便利特殊群体的暖心政策,却被少数人钻了空子。有网友评论称:“黄牛连老人的‘免费福利’都不放过,实在令人气愤。”

馆方回应:系统升级+黑名单,双管齐下堵漏洞

8月18日,广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老人带陪同人员入馆的规定属实,但针对黄牛倒票行为,馆方已采取多项措施:

  1. 技术拦截异常账号:博物馆票务系统已升级风控模块,近2600个频繁抢票、转售的异常账号被列入黑名单,相关订单无法核验入馆。
  2. 人工审核陪护关系:人工通道工作人员将加强询问,确认老人与陪同人员真实关系,对疑似黄牛带客行为予以劝阻。
  3. 畅通举报渠道:在馆内服务台设置“黄牛举报箱”,并开通线上举报入口,鼓励观众提供线索。
  4. 官网系统维护:目前博物馆官方小程序与官网因系统升级暂无法查询票务规定,但工作人员强调“政策未变,执行更严”。

黄牛乱象背后:免费票为何成“香饽饽”?

广东省博物馆作为华南地区顶级文化地标,常年一票难求。公开数据显示,该馆每日限流1万人次,但暑期高峰期预约量常超5万,免费票更是在放票瞬间被抢空。黄牛借此囤积票源,通过两种方式牟利:

  • 直接倒卖老年票:以20-50元价格向未预约成功的游客出售“陪同资格”,利用老人证件带客入馆。
  • 高价转售普通票:将抢到的免费票在二手平台标价80-100元出售,远超博物馆规定的“免费”初衷。

“黄牛党甚至形成产业链,用外挂软件批量抢票,再通过社群分发。”一名文化场馆从业者透露,“老年票政策本意是关爱特殊群体,却被当成漏洞利用,暴露出票务系统的监管短板。”

社会热议:政策善意如何不被滥用?

事件引发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公平性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博物馆应优化票务规则,例如:

  • 限制陪同人员资格:要求陪护人员提供与老人的关系证明(如户口本、社区证明)。
  • 推行分时段预约:将每日票源分散至不同时段,降低黄牛囤票价值。
  • 增加现场放票量:保留部分门票供未预约游客现场领取,满足临时参观需求。

反对者则担心,过度严格的审核可能“误伤”真正需要陪同的老人。广州市民李女士表示:“我父亲80岁,腿脚不便,每次参观都需要我陪同。如果政策收紧,反而给老人添麻烦。”

专家建议:技术+法律,构建长效机制

文化场馆管理专家指出,打击黄牛需多管齐下:

  1. 引入动态验证码:预约时要求输入手机验证码或进行人脸识别,防止外挂软件批量抢票。
  2. 联动信用体系:将多次倒票的黄牛纳入征信黑名单,限制其预约公共文化场馆资格。
  3. 完善立法保障:参考《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倒卖公共文化服务票证的行为明确处罚标准。

广东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联合公安、网信部门建立跨平台监管机制,同时探索“会员制”“年卡制”等预约新模式,平衡便民服务与公平访问。

结语:文化惠民不应有“后门”

广东省博物馆的黄牛乱象,折射出公共文化资源分配中的普遍难题。当免费政策遭遇人性贪婪,技术手段与制度设计需同步升级。唯有让每一份文化福利直达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才能守护公共场馆的公益初心,让文明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责编: admin1)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