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智能 >

中方回应美撤销在华半导体企业授权​

发布时间:2025-08-31 10:25:25来源:
中方回应美撤销在华半导体企业授权
2025 年 8 月 30 日深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针对美国商务部当日将三星中国半导体、SK 海力士(中国)、英特尔大连三家在华企业移出 “经验证最终用户”(Validated End - User, VEU)授权名单的举动,发表严正声明:“美方此举系出于一己之私,将出口管制工具化,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这场突如其来的政策风暴,再次将中美半导体博弈推向风口浪尖。
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8 月 29 日发布的修订版《出口管理条例》(EAR),上述三家企业自公告发布 120 天后,将失去 VEU 豁免资格。这意味着,其在中国工厂进口美国半导体设备、技术及零部件时,需逐笔申请出口许可证,审批周期可能延长至数月,甚至面临技术参数审查、最终用户核查等额外限制。
“这相当于给三星西安 NAND 闪存工厂、SK 海力士无锡 DRAM 工厂装上了‘定时炸弹’。专家指出,三星西安工厂是全球最大的 128 层 3D NAND 闪存生产基地,月产能达 25 万片晶圆,占全球 NAND 市场份额的 15%;SK 海力士无锡工厂则贡献了全球 DRAM 总产量的 12%。若供应链受阻,存储芯片市场可能重现 2021 年 “缺芯潮” 时的价格暴涨,全球智能手机、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行业将遭受连锁冲击。
美国此举被外界视为对华科技战的 “升级版”。自 2022 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出台以来,美国已通过限制 14nm 以下先进制程设备出口、组建 “芯片四方联盟”(Chip 4)、禁止美企投资中国半导体企业等手段,试图构建技术壁垒。此次撤销 VEU 授权,更是直指在华外资半导体企业的 “命门”—— 通过切断其获取美国技术的便捷通道,迫使产能外迁,削弱中国在全球存储芯片领域的地位。
然而,这一策略的副作用正在显现。若因许可证问题停产,不仅将损失中国市场份额,还可能引发客户转向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本土供应商。这意味着,企业完全可能通过 “去美化” 改造维持运营,而美国设备商却将失去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订单。
若美企滥用出口管制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可对其在华业务实施同等限制,甚至将相关企业列入 “黑名单”。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